古籍保护主要有两种:一是原生性保护,二是再生性保护。
– 原生性保护是指不改变原件载体情况下,对古籍进行修复、加固及改善藏书环境;
– 再生性保护是指通过现代技术、数字化手段将古籍内容复制或转移到其他载体,以达到对古籍长期保护与有效利用之目的。
“中华古籍保护计划”自2007年实施以来,截至2016年年底,全国共完成200万部古籍的普查登记,命名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,修复珍贵古籍250万叶。国务院公布5批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》(12274部)和“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”(180家)。通过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公开发布古籍普查数据40.6万条,完成古籍数字资源4.6万部,影印出版《中华再造善本》及续编、《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》《中华医藏》等1.34万部古籍书目。
数字化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;古籍数字化属于古籍整理的范畴,代表着古籍整理的未来方向。
古籍数字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即I2S非接触式扫描仪可以对古籍文献进行加工处理,使其转化为电子数据形式,通过光盘、网络等介质保存和传播。
I2S多年的图像采集与服务经验,成就了全新扫描方案。完美的人体工学设计,炫酷的造型,简单快捷的扫描流程,结合I2S独有高清扫描系统,令新一代非接触扫描仪无以伦比,成为了全球环保扫描的翘楚。
面对装订成册、筒子叶、纸张较薄的古籍,I2S非接触式扫描仪采用无眩目冷光源、非接触式扫描,可以降低对古籍的损耗。高清成像质量,安全便捷的操作流程,快速扫描成像输出,结合I2S独有的后期LIMB系列图像处理软件,满足了众多需要古籍数字化客户的需求。
客户:
国家图书馆,北京大学图书馆,首都图书馆,北京外国语学院,上海博物馆,上海戏剧学院,云南省图书馆,福建省图书馆,阳春市检察院,台湾故宫博物院,香港大学图书馆等
|